党建引领 “医保金盾”护佑民生福祉
医保基层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淮南市医保局第二党支部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党内制度,深入推进“五大攻坚行动”“争做五个模范”活动,探索党建与医保业务融合之道,创建“医保金盾”品牌,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一、党建领航,把稳医保工作“方向舵”。党支部紧紧围绕“医保金盾”品牌创建,深度挖掘党建与医保业务的契合点,将党的先进理念和崇高使命融入医保经办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集中研讨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针对医保业务特点,开展专题研讨,让党建理论与医保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医保经办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强化组织建设。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医保服务大厅、医务审核等关键岗位,党员们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以热情、高效的服务态度为群众办理业务,成为其他工作人员学习的标杆。三是注重思想引领。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文化凝聚人心。活动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医保服务案例分析、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及廉政教育基地等,通过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全体医保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广布网点,打造经办服务“新矩阵”。党员骨干全域推进医保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将居民参保登记、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网上认定等高频事项下沉到全市1176个医保基层服务网点。在建设过程中,党员们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从标识标牌到设施配备,从服务流程到人员培训,都做到规范有序,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医保业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
三、多维策动,服务便民惠企“全方位”。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联合人社、税务部门协同开展“退休一件事”,办理医保退休业务时间从3小时缩至30分钟,月均2600 名职工受益;推动落实“出生一件事”,将新生儿参保业务跨部门分散办理的事项进行整合,打通部门间数据信息流转难点,现在只需10几分钟就能将曾经需要跑4次办理的业务变成“一键式”申办,今年以来已有约1.6万名新生儿参保;通过线下“一窗受理”结合线上“一网通办”,实现“企业注销、信息变更一件事”;推广“线上”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系统,鉴定时间缩短为每月一次,同时压缩“即申即享”审核周期至5个工作日;转诊转院患者在医院直接办理转院备案,告别“多头跑”“多次跑”;创新使用对账系统,让全市1900余家医药机构无需每月到医保局对账,节省往返精力;开启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网签模式”,避免了现场签订的复杂流程,2024年全市已有约1200家定点医药机构网签协议。
四、智慧赋能,拓宽经办服务“新航道”。1.网络畅联,构建智慧医保。党员助力信息化升级,充分整合网络资源,通过专线将医保网络延伸至县区、乡镇、村级定点医药机构及村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基层村卫生室医保专网全覆盖,800 余家卫生室月均医保结算量达 47000 余人次,让医保服务在信息高速路上畅通无阻。2.终端拓展,创新服务体验。党员积极推进医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依托安徽省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开通网办事项,慢性病网办业务使用率达100%。在全市县区、乡镇服务大厅、乡镇卫生院及部分三级医院门诊部署人脸识别设备近300 台,在医保码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结算等医保全场景应用基础上新增“移动支付”与“刷脸支付”,推动就医体验便捷升级。
五、智能监控,铸就基金安全“防护盾”。视频监控全时覆盖基层医药机构,全市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与药店尽在掌握;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审核系统对各级医疗机构的100%监管;OCR 审核精准识别异地医疗资料,严堵不规范行为;组织市、县(区)医保经办机构开展异地就医零星报销等业务内部核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市241家违规医药机构被查,461.46万元违规金额追回。
淮南市医保局第二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以医保基层服务网点为依托,以智慧医保为支撑,以基金监管为保障,为参保群众撑起一片健康蓝天,向着医保经办服务的新辉煌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