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集采“三进”新路径 提升健康淮南惠民度
——淮南市积极推动民营医院融入集采体系
为贯彻国家及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落实省医保局集采药品“三进”要求,淮南市医疗保障局主动作为,将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集采体系作为近期工作重点,打破政策覆盖壁垒,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主体和群众。
破冰前行,开启民营医院集采“新航道”。民营医院传统采购模式分散,缺乏议价优势,药品价格相对较高,影响患者就医和用药可及性。淮南市率先探索将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集采体系,破解采购困境。自6月13日淮南市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启动暨培训会议成功召开以来,三明联盟淮南专区系统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淮南市在该专区已有26家医疗机构进行采购,完成57笔订单,金额达27.13万元。
质优价宜,为患者健康“兜底”。民营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入集采并配备充足集采药品后,必须执行集采价格,以慢病常用药瑞舒伐他汀钙片(5mg)为例,集采后每盒售价从11.14元降至3.23元,仅此药品,我市节省资金约267.3万元,患者用药成本显著降低。同时,集采规范了民营医院药品供应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质量风险,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形成药品降价不降质、服务提质不提价的良好局面。
协同共进,推动行业“共赢格局”。集采“三进”走进民营医院,为患者和民营医院自身发展带来机遇。通过集采,民营医院降低药品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优化收支结构,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此举还促进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推动淮南市医疗行业健康发展,让患者在就医选择上更有自主权,促使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此外,集采“三进”也为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扩大医保目录内药品使用范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缓解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提升其使用效率和保障能力。
行稳致远,迈向医疗保障“新里程”。在推动集采“三进”走进民营医院的过程中,淮南市对医疗机构及医保工作人员开展系统性培训,提升政策解读和执行水平。培训内容涵盖关键板块,确保工作人员精准把握细节。同时,组织实操演练,模拟采购流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筑牢采购工作基础。
集采“三进”走进民营医院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各方协同配合。未来,淮南市将以落实省医保局“三进”政策为契机,秉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理念,持续发力。一是总结经验,优化流程,扩大集采范围,丰富品种品规,适应临床和患者需求;二是及时处理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集采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加大对民营医院参与集采的监管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淮南市医疗保障事业迈向新里程,为“健康淮南”建设再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