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主动创新,打造“淮南亮点”
市医保局在落实国家、省统一部署基础上,主动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改革亮点。
集采探索“先行一步”。作为安徽省唯一加入三明采购联盟的城市,率先共享跨区域集采成果。同时,抓实市级自主集采,将6个药品、5种耗材纳入范围,年度节约资金超900万元。创新推动低值耗材联动降价,预计年节约采购资金1200万元。拨付集采结余留用资金746.65万元,有效破解集采药品落地使用的“动力难题”。
价格调整“有减有增”。 以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杠杆,巧妙运用“加减法”。做“减法”,降低68项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预计全年挤出价格水分3765.46万元;做“加法”,相应提高护理、麻醉、手术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33个项目价格,预计全年调增收入4345.63万元。经过精准调控,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提升4.9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优化成效凸显。
支付改革“多元复合”。构建市级统筹下的“DIP国家试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日间病床”四位一体多元复合医保支付体系。改革引导效应显著,全市病例组合指数(CMI)累计上升5.52%,三、四级手术例数累计增长30.02%,标志着诊疗技术难度和医疗服务效率双提升。
资金预付“雪中送炭”。实施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进行预付,并对管理良好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额外增加1个月预付额。推行医保结算费用“当日审核、次日拨付”机制,并启用线上对账系统,使医疗机构告别“每月跑腿对账”,显著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有效缓解了医院的垫资压力和运行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