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医保赋能,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9 16:45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网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在举行“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7场,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淮南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高大鹏、医药服务与价格监管科科长唐炜,就今年以来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高局长进行发布。

高大鹏: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局今年以来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持续深化DIP付费改革

(一)落实DIP付费2.0版要求及配套机制完善情况

2025年,市医保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落实国家按病种付费2.0版分组方案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一是确定淮南市2.0版病种分组,经组织多轮专家论证和全面征集各定点医疗机构意见建议,最终得到3890个核心病种的淮南市2.0版病种目录,于2025年1月1日实施,并完成国家医保信息平台DIP功能模块内的分组方案维护。二是夯实特例单议工作基础。2025年根据工作需要,开发特例单议线上评议平台,可以实现特例单议病例线上申报、专家线上评议、评议结果线上公示的全流程管理,确保特例单议工作按季度开展。三是做好意见收集与反馈,根据工作要求,在微信工作群中及时解决医疗机构反馈问题,并设立公开意见征集邮箱,要求广大医院将意见收集渠道传达至广大医务工作者。在2025年度实施办法修订工作中,多次向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征集意见建议,进一步贯彻“公平公正、客观合理、多方参与、及时处理”的原则,及时回应广大关切,合理引导预期,维持好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良性互动的协商沟通氛围,形成更加和谐的医、保、患关系。四是扎实做好医保数据公开工作。建立数据公开制度,印发了《关于建立淮南市DIP付费医保数据公开制度的通知》,组建了数据工作组成员库,成立了2024-2025年度数据工作组。本年度数据工作组中有医保部门工作人员4人,三级医疗机构专家5人,二级医疗机构专家3人,一级医疗机构专家3人。医疗机构专家包括院领导、行政科室负责人、注册会计师等数据相关工作人员。3月8日,通过召开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会议的方式,完成了首次数据发布活动。5月30日,再次召开会议发布2024年全市DIP年终清算情况,包括年度总额确定,近三年基金收入情况,增幅较大支出项目分析;分值单价、调剂金设置情况、全市平均支付率、DIP清算金额、特例单议情况;居民、职工参保情况、居民参保年龄结构、职工在职退休比、基金可支付月数、异地就医人次、费用病种情况等,向全市医疗机构亮明医保“家底”,合理引导医疗机构收入预期。同时,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积极丰富功能设置,完善基金运行情况、分项支出、医疗机构费用分布等指标自动化、信息化抓取、分析,不断提高数据发布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2024年度DIP清算情况

我市自2025年1月上旬即着手开展2024年度DIP清算,按照国家局和安徽省局的要求,清算工作于2025年5月完成。根据我市2024年度DIP付费实施办法,2024年度涉及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共计139家,清算周期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DIP清算预算总额累计144450.95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医保62958.2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81492.71万元。2024年,市内住院共计397019人次,其中退出按床日付费患者180人次,新冠病毒据实结算患者37人次。最终纳入DIP分值结算379682人次,其中城镇职工121893人次,较上年增加1.69%,城乡居民257789人次,较上年减少1.19%。与2023年相比就医人次、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市医保局严格按照医保基金“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总额预算管理要求,科学制定年度分配总额,顺利完成2024年度DIP清算工作,保障了年度基金收支平衡。

(三)改革成效

淮南市已连续四年顺利完成DIP年度清算工作,目前,我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采用DIP付费方式,我市在医保总额控费及促进分级诊疗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关键指标明显改善。2021年以来,平均住院天数年均下降5.72%;次均住院费用年均下降6.56%;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年均下降12.29%;全市医疗机构CMI值年均上涨2.02%,三四级手术例数年均上涨9.14%。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更安全、参保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共赢目标。

二、扩大带量采购覆盖面

(一)加入三明采购联盟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加入“三明采购联盟”,遴选了6个药品、5种医用耗材开展市级自主集采,将7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纳入集采范围,预计可节约资金612万元;同步开展集采业务培训,熟悉系统平台操作。5月29日首个订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完成采购、配送、入院;6月13日召开全市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启动暨培训会议,我市集采工作全面开展,目前三明集采平台-淮南专区已发生达格列净片、一次性使用配药注射器等119笔采购订单,总金额174.7万元。

(二)落实各级带量采购政策

我市已平稳有序执行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0批次,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抗感染、肿瘤、精神疾病、糖尿病等临床常用药品435种,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2%,最高降幅达97%,2025年1-5月份,我市集采药品采购金额9387万元,按降幅52%计算,节约资金为1.02亿元,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下步我局将逐步把国家、省集采药品(含国采接续、长三角联盟药品等)纳入三明集采淮南专区,要求民营医院积极参与,扩大集采药品使用范围。

三、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一)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医院收入结构,降低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提升护理等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有升有降”动态调整。2025年以来,提高护理类、阑尾切除术等27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糖类抗原测定等65项检查检验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增医疗机构收入1922万元,调减医疗机构检验类收入2972.71万元,医院收入结构大幅优化。下步将开展2025年度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视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对儿科、感染、急诊、精神、病理、麻醉等技术劳务项目倾斜。

(二)及时新增医疗服务项目

2025年以来批复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新开展婴幼儿视网膜病变检查、上门服务费等6个医疗服务项目,经专家评审公示,已完成对曙光医院淮南医院、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新开展的肠吻合术、开腹取环术等10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批复,同时,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把临床上验证成熟稳定、安全有效的新技术纳入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加快引进外省特别是沪苏浙地区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到我市医疗机构使用。

四、做好转诊会诊中心信息化建设

市医保局全力配合转诊会诊中心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将转诊材料上传权限下放至医院端,由医院医保办经办人员直接将需外转的转诊材料上传至转诊转院登记模块;同时,取消医院端审核权限,统一由转诊会诊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审核,有效提升了审核效率与规范性,实现了多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在数据共享方面,市医保局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在信息系统全面打通前,安排专人每日定时向转诊会诊中心推送异地就医数据,涵盖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转出医院、转出时间及转入上级医院等关键信息。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备案信息1689人次,为转诊会诊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当前,省卫健委正加快搭建转诊会诊平台,市医保局联合省局工程师主动靠前服务,积极配合系统对接工作。此外,为进一步规范转诊转院管理,市医保局已完成取消二级以上医院转诊会诊审核权限的测试工作,后续转诊审核将由转诊会诊中心统一负责,临时外出就医备案人员仍按现行政策执行,确保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五、推进“免陪照护服务”

我市正在有序推进“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试点工作,“免陪照护服务”医疗服务项目文件已于2025年4月10日正式执行。我局已草拟完成《淮南市“免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抽调医院专业人员研讨交流深化方案,后续将积极征求卫健部门意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同时,大力推动试点工作,市一附院免陪护病房于4月25日正式启用,选定北区及南区神经内科为首批试点病房,现已推广至神经外科、骨科、老年病科、肝胆胰脾外科等病区。开展的服务形式主要有一对一、一对多(1:4)和项目服务三种模式,内容涵盖医疗护理、生活照护及心理支持等。自运行以来,已累计为220名患者提供免陪照护服务,合计服务次数为1109次。市中医院、凤台县人民医院、寿县人民医院正积极筹备,通过学习借鉴试点经验、完成服务招标等工作,将于7月陆续开展此项工作,进一步扩大惠民服务覆盖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工商导报记者:

请问,市医保局下步在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唐炜:

在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督促县区、医疗机构完成带量采购约定量,完成药安委食品药品安全考核;探索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三进”工作,并贯彻落实配套政策,同时加强药品耗材采购监测,确保医疗机构使用,做好供应保障等措施。

二是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按照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2025年7月份完成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压茬推进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对接落地工作,合理制定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费”医疗机构价格;动态调整我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医疗服务性项目收入占比,优化医疗机构收费结构。

三是持续推进三明集采联盟扩面增效;在首批国家、省级集采之外,我市使用金额较大的6种药品5种耗材集采使用情况基础上,扩大集采药品、耗材目录,将更多品种纳入集采范围,进一步降低群众医疗负担。

主持人:

好的,请继续提问。

今晚800记者:

2025年,市医保局将通过哪些方式,支持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唐炜:

2025年初,市医保局即谋划修订我市2025版《DIP付费实施办法》,在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新的工作要求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扩展DIP付费基金覆盖类型,明确将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基金纳入DIP付费。跟踪评估职工、居民大病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探索进一步扩大DIP付费基金覆盖类型,更加精准测算DIP付费支付标准;

二是加大对国家、省重点学科的支持。允许医疗机构申报获批的国家、省重点学科对应的3-5个重点病种,在年终清算时,对重点病种进行5%的分值加成。

三是在首批确定的“锁骨骨折”等6个省级病种基础上,探索扩增“口癖/面瘫”等14个市级中医优势病种,进一步加大对中医优势病种的支付倾斜;

四是完善病种辅助目录。进一步完善包括 CCI指数、疾病严重程度分型、年龄特征疾病种类以及新生儿体重分型等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辅助目录,对因个体特殊原因导致的费用偏高进行修正校正,不断提高支付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让支付体系更加契合临床发展需要;

五是进一步完善基金拨付制度,做好基金即时结算和月度结算之间的良好衔接,提高基金拨付效率,进一步缓解医疗机构运营压力。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集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工作落实,全力助推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淮南贡献医保力量。

主持人:

感谢各位发言人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